随着美国特朗普严重违反贸易的增加关税,中国也进行了反制,实施的稀土出口管控措施。
然而出人意外的是,原本是中美贸易争端中的战略反制,却在无心插柳之下,对日本汽车产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毕竟作为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技术核心零部件的稀土材料骤然受限,让日本汽车巨头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那么这一意外连锁反应是谁都没能预料到的结果吗?对日本汽车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2025年4月,一场始于中美之间的稀土博弈,意外地将日本汽车产业推向悬崖边缘。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后仅两天,中国便对钐、钆、铽、镝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中国对稀土金属和磁体实施的出口管制措施引发了美国产业界的强烈反应,显示出这一反制手段的战略精准性。
据《》13日报道,这一举措被美方形容为直插美国军工心脏,充分暴露了美国在关键矿产资源方面的脆弱性。
MP材料公司高管利廷斯基坦言,未来战争武器所依赖的关键原材料供应链已经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民用领域同样面临挑战,美国有经验的人指出,如今美国的2个月内因库存耗尽而被迫停产,这反映出美国产业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高度依赖。
尽管特朗普政府对部分中国消费电子科技类产品免除了关税,但据行业高管反映,稀土磁体的出口仍然受阻。
换句话说这种双重打击——既有中国的出口管制,又有美国自身征收的关税——使美国企业陷入两难境地。
与美方遭受的巨大冲击相比,《》认为此举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微不足道,凸显了双方在特定领域相互依存关系的不对称性。
不过我国的对稀土进行管制这一精准反击瞄准的是美国,却也让日本汽车业陷入到了巨大的困境之中。
4月21日《金融时报》报道指出,这些措施主要是针对中重稀土,如镝、铽和钐等元素,它们在军事和民用高科技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这一举措不仅影响到军事装备的生产,也对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造成了冲击。
不仅如此欧洲和日本的汽车制造商面临着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许多企业正在紧急寻找替代方案。
尽管日本等国一直试图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建立新的供应链面临着巨大挑战。
根据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各媒体在2月份的时候报道,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镓材料同比暴跌85%,镝、铽等关键稀土价格飙升300%。
日本政府官员坦言,现有国家重稀土储备虽能额外提供2到3个月缓冲期,但根本解决之道在于能否及时建立替代供应链。
相关官员表示,尽管国家现有的重稀土储备能够在紧急状况下提供2至3个月的缓冲时间。
不仅如此法兰克福贸易商Tradium的金属交易员扬・吉泽直言,多数车企的磁铁库存也只够支撑2-3个月,一旦新供应中断,那么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生产线全面停摆将成为必然。
说实话,这样的一种情况真是让人有些意外,本来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日本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不过仔细想想,这也不完全是意外,日本汽车业长期依赖中国稀土,却没有未雨绸缪,这种产业链的脆弱性迟早要暴露。
而面对危机,日本试图通过稀土减量技术自救,但后果是会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竞争力也减小不少。
就像一个人明明清楚自己对某种药物过度依赖,却始终没找到合适的替代品,等到断货的时候才手忙脚乱。
全球90%的重稀土供应、98%的精炼技术份额都掌握在中国手中,即便日本从澳大利亚、东南亚开采矿石,最终仍需运到中国加工。
更重要的是,随着稀土回收技术即将在2026年量产,中国还将建立起废电子科技类产品稀土提取的二次供应体系。
所以说这种垂直整合能力不仅让中国能够要求日企申报对美出口清单,还直接卡住了为特斯拉、苹果供货的日本供应商的合规通道。
而日本汽车业的困境,恰恰证明了在全球化2.0时代,仅仅依靠技术优势是不够的,没有资源主权的产业终将成为他人的棋子。
观察者网2025-04-21——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业界警告车厂恐在数月内停产
观察者网2025-02-21——日本抱怨中国升级出口管制,声称“正威胁全球电子科技类产品供应链”
环球时报2025-04-15——美国相关产业焦躁不安:这是“直插美国军工心脏”